首页

艾彩原创女女

时间:2025-05-24 22:48:43 作者:国际龙舟队湖南汨罗劈波竞渡 花甲女子龙舟队成焦点 浏览量:31797

  中新网福建宁德9月25日电 (吕巧琴 吴允杰)今年,是圆瑛法师诞辰145周年暨圆寂70周年,也是圆瑛法师入台弘法100周年。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高僧、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法师的出生地,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正全力传承和弘扬圆瑛文化,延续两岸法缘。

  圆瑛法师(1878年-1953年),曾讲经于福建、浙江、北京、天津和台湾等地,远及南洋;抗日战争时期,组织僧侣救护队,兴办难民收容行,多次赶赴南洋募资援助抗战。他提倡的“大慈悲、大无畏、大无我”精神,对东南亚和港澳台佛教界产生深远影响。

图为古田极乐寺圆瑛法师纪念堂吸引各方人士前来参观。 中新网记者 叶茂 摄

  “爱国爱教始终是中国佛教的主旋律。”古田县县长许锋说,圆瑛法师将爱国的天职贯彻到自己的一切行动之中,以高尚言行兼善天下。

  漫步古田县平湖镇端上村,干净整洁的道路连通各家,道路两侧绿植绿意葱葱,农家小院粉饰一新,一幅幅立体的乡村秀美画卷呈现眼前。

图为游人在位于古田县平湖镇端上村的圆瑛故居参观。圆瑛故居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属明代样式二层结构。 中新网记者 吕巧琴 摄

  近年来,端上村持续推动村内旅游节点提升项目、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推进圆瑛故居及圆瑛学堂布置展示设计等,不断提升圆瑛故里整体形象。

  曾入驻端上村开展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的台湾上趣开新团队设计总监庄雅云说,以“圆瑛法师故里”为主题规划打造爱国禅意村,使端上村成为圆瑛文化祖庭圣地,也为村民“端上”一个不一样的美丽乡村。

千年古刹——古田县极乐寺,是圆瑛法师在家乡唯一中兴的一所道场。中新网记者 吕巧琴 摄

  圆瑛法师1923年两度赴台弘法的感人事迹,亦为海峡两岸所称颂、所铭记。在台湾,他的足迹遍布台北、台中、台南,他在月眉山灵泉禅寺、观音山凌云禅寺、艋舺龙山寺等处,与圣恩、本圆、善慧、觉力等高僧大德会面,畅叙法缘,增进了彼此的沟通与了解,巩固与发展了两岸法谊。

  “我们讲堂讲经说法的依据都来自于圆瑛大师的注解,法脉相承。”台湾高雄文殊讲堂方丈慧律法师说,圆瑛大师的著作影响了后代,他抱病弘法的精神也令人感佩。

古田县平湖镇端上村中仍保存有圆瑛故居、圆瑛学堂、圆瑛幼时学习的私塾等遗迹。中新网记者 吕巧琴 摄

  闽台佛教同根同源,法脉相承、法缘密切。基隆月眉山灵泉禅寺、台北观音山凌云禅寺、苗栗大湖法云寺、高雄大冈山超峰寺等台湾佛教旧四大名山,皆传承自福建;台湾“中国佛教会”首任会长白圣长老,为福建籍高僧圆瑛法师高徒;在台湾佛教新四大名山中,佛光山创办人星云大师曾为福建籍高僧慈航大师学生。

  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本性法师说,闽台佛教同根同源、法乳一脉,加上地缘相近、语言相通,一直以来法脉学脉戒脉联系密切,法缘法谊法情深厚交融。

图为圆瑛法师纪念堂内的展陈物品。中新网记者 吕巧琴 摄

  如今,圆瑛文化的两岸法缘仍在延续。应台湾中华佛寺协会邀请,本性法师带领福建省佛教教育界人士赴台参访交流,深化和巩固闽台佛教同宗同源的情谊。参访交流团也收集有关圆瑛法师在台湾弘法利生的历史照片及相关资料,助力福建对圆瑛法师的研究。

  目前,圆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期工程已完工并交付使用,以圆瑛文化为载体,开发研学、餐饮、禅修等产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争创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促进海峡两岸同胞团结;编辑出版《古田名人——圆瑛大师研究》、发行《圆瑛》史料专辑等,开展系列圆瑛文化宣传活动,深挖圆瑛文化内涵……古田县正着力擦亮“菌菇之都 圆瑛故里”的文化名片。(完)

【编辑:张燕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春走基层)高速路上的“浙”里守护:“暖流”涌动护航平安回家路

比赛胜利的那一刻,直播镜头捕捉到阿尔卡拉斯的教练费雷罗流泪的画面。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是否注意到这一瞬间时,阿尔卡拉斯表示,因为这是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新春走基层)两岸民众福建泉州“乞龟”祈愿和平

中国海警25日发布消息显示,当天,福建海警组织舰艇编队在金门附近海域开展执法巡查,“巡查期间,海警舰艇采取编队航行、识别查证、警戒护渔、喊话警告等措施,加强重点海域执法巡查,有效维护有关海域作业秩序,切实维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国家统计局:工业运行有望保持总体平稳

哈尔滨市委政法委二级巡视员李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位于澜沧江上游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的白扎盐场,藏语是“白扎擦卡”,意为猴子的盐场,是囊谦县建场时间最早、泉卤品质最高、最具代表性的盐场。图为航拍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白扎盐场。

香港特首率主要官员接种流感疫苗 吁市民早接种

通知指出,各中心应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按照“守正创新、特色发展、开放共享、动态调整”的管理要求,围绕革命文物的保护、展示、管理、利用,深入开展系统研究、科学保护、价值挖掘、展示传播、社会教育、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咨政建言工作,积极助力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